四千一百七十一章 穿透空气的震颤(1 / 1)

军工科技 止天戈 1017 字 1天前

未修改版

张小蕾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,她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珠,声音清亮地回应:“随时可以开始。“说着,她伸手指向不远处那座高耸的观测塔,塔尖的避雷针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,“我们在塔顶布置了十二台高速摄像机,从六个不同角度交叉拍摄,能捕捉到弹丸击穿靶板的每一个毫秒级瞬间。靶场尽头设置了九层复合装甲靶,每层都对应着现役主战坦克不同部位的装甲厚度,最底层的贫铀合金板,硬度堪比深海潜艇的耐压壳体。“

吴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,三百公里外的靶区在望远镜里只是一个模糊的黑点,但他仿佛能看见那层层叠叠的金属板正沉默地等待着接受考验。他拍了拍张小蕾的肩膀,声音里带着难得的轻松:“那就别让它们等太久了。“

沿着螺旋状的金属楼梯爬上观测塔时,风势陡然变大,卷起的沙砾打在防护栏上噼啪作响。吴浩扶了扶被吹得歪斜的棒球帽,眼角余光瞥见楼梯扶手的焊点处凝结着一层细密的盐霜——这是西北戈壁特有的馈赠,干燥的风把千里之外的盐湖气息都搬运到了这里。

塔顶控制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臭氧味,那是高压电晕产生的独特气息。工程师们面前的屏幕上,数据流像瀑布般倾泻而下,超导线圈的温度曲线稳定在零下269摄氏度,像一条冰封的河流。苏荷正坐在角落的临时工作台前,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快跳跃,她特意带来的便携式数据记录仪上,绿色的进度条正缓缓爬升。

“吴总,您看这个。“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工程师突然转过身,指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说道,“我们优化了炮管的电磁聚焦环排列方式,现在弹丸出膛时的径向偏移量控制在0.03毫米以内,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。“模型上闪烁的红色矢量线像被驯服的游蛇,温顺地沿着中轴线分布。

吴浩凑近屏幕,指尖在虚拟界面上轻轻滑动,模型随即旋转展示出炮管内部的微观结构。那些嵌在管壁内的超导磁体像整齐列队的士兵,在电流激发下泛着幽蓝色的微光。“材料的疲劳测试数据怎么样?“他忽然问道,目光落在模型角落的应力云图上。

“已经连续进行了两千次模拟发射,“工程师推了推眼镜,语气里带着自豪说道:“最大形变只有3.2微米,远低于设计阈值。我们用同步辐射装置扫描过,晶格结构没有出现任何裂纹。“

就在这时,张小蕾已经戴上了降噪耳机,她对着麦克风试了试音,声音透过遍布靶场的扬声器传出,带着金属般的质感:“各单位注意,准备进行第八轮实弹测试,目标复合装甲靶,距离300公里,单发模式。“

控制室里的喧闹瞬间平息,只剩下设备运(本章未完,请翻页)